佳平今昔

2012-02-27


今日的佳平村的主要成員,是承繼自過去的佳平社,佳平社的排灣語是kaviyangan。不同時期的外地人,曾把kaviyangan社根據發音翻譯為『加蚌』、『卡比樣』、『佳平』等。

30年代的kaviyangan社。【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典藏】
同樣是30年代的kaviyangan社。翻拍自《臺灣原住民族映像 : 淺井惠倫敎授攝影集》,1995,南天出版

kaviyangan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社,在早期荷蘭、清朝文獻中就已經有出現kaviyangan社。台灣進入日治時期之後,日籍的殖民官員和日本學者曾先後多次到進行訪查,也為當時的佳平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記錄。


佳平社女子。【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典藏】


從kaviyangan社到今日的佳平村,歷經了兩次搬遷,一次是在1943年的時候,先在日本政府的要求下遷到一個叫turungat的地方,但是在那裡居住8-9年之後,卻發現地層不穩,而再度搬遷到今日佳平村的位置。遷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最後一次搬遷花費了近兩年的時間。

雖然名字繼承了過去,但是今日的村所在位置,排灣話叫做tiasu。目前的佳平村,包含佳平和馬仕兩個部落,村內也有一些來自德文部落的居民。
單車騎士在佳平村

佳平村與赤山緊鄰。週末常可見到騎單車登山的騎士經過。其實,日據時代的調查記錄也指出,當時在舊的佳平社(即kaviyangan),社民也是與山腳地帶的聚落感情良好,互有往來,此外,也在今日泰武村口一帶設有交易中心。只不過那些不同族群互動的細節,似乎都沒有記載在文獻中,想要知道過去的故事,也許只能靠老人家的敘說,或是自行想像了呢。

國家圖書館『台灣記憶』系統

2012-01-19



國家圖書館『台灣記憶』系統是由國家圖書館所建立的數位典藏資料庫。

透過數位化,把國圖所收藏的豐富的文獻和圖像都集合在這裡。

使用者只要透過網路,就能看到台灣過去的點點滴滴。

其中在攝影圖像的部分,『台灣記憶』收藏了4000多張日治時期以來的明信片和圖像,目前分成好幾個專題。

這個連結是網站所收集的一張明信片。

照片中人是不是很眼熟呢?


天主教與佳平

2011-12-25


泰武鄉天主教會(法蒂瑪聖母堂)於1953年12月落成,這是台灣原住民地區首座天主教堂。


今日的佳平天主堂  (2011.12)

這座教堂的建立,可說是象徵著在台天主教在原住民地區傳教的里程碑。在促成這件事情的過程中,當時佳平的頭目Maljevljev Zingrur(劉春美)扮演著關鍵的角色。

天主教事先傳播到了位在山腳的萬金。當時萬金天主教堂的包德良神父,在與佳平關係良好的萬金教友潘平生引介下,曾到佳平拜訪劉春美頭目。之後雙方就互有往來,頭目也到萬金教堂做客和參與活動。教會也請了懂得日語的退休傳道林煥良到村子裡宣教。

頭目和家族在1949年受洗成為教徒,之後更是積極協助天主教的傳播。她曾陪同後來繼任的蘇士郎神父(Castor Osornr )到泰武鄉其他部落傳教,而蘇士郎神父也積極地在佳平學習排灣語。

後來,隨著信徒的人數增加,教會開始籌備要建立教堂。頭目便捐獻出一塊土地。於是,這座教堂便這樣落成在佳平村裡。在落成典禮當天,更是舉行了盛大的領洗儀式,當天領洗的人數近300人,也是天主教在台的一個歷史記錄。


引用「中研院民族所數位典藏」 http://ianthro.tw/c/ioe:img:14884

今日的教堂已經經過翻新,可說是佳平的訪客必然會看到的風景。教堂不僅標識著宗教的傳播,其實也見證著屏東沿山地區不同族群之間相互學習,甚至是融合的過程,也看到早期傳教過程中,女性所扮演的角色。


文章主要引用資料:
2008 kaviyangan 部落生命史,屏東縣泰武鄉佳平社區發展協會發行

懷約翰牧師(Rev. John Whitehorn) 與排灣語採集

2011-12-07

在基督宗教的傳播過程中,常常有一些年輕有冒險精神的傳教士,自願或受奉派到新環境開拓信仰社群。這些身先士卒的傳教士們往往先要學習當地的語言與生活方式,才能夠在社區安身進而宣教。於是,在這過程中,不少教士也間接地擔任了類似人類學者的角色,做著文化翻譯以及文史採集整理的工作。

   來自英國的懷約翰牧師(Rev. John Whitehorn),正是這樣的一個例子。牧師於五零年初被派駐到台灣屏東的排灣教會宣教,在近二十年的宣教生涯中,主導並完成排灣語聖經和聖詩的翻譯編輯,對基督宗教在台的傳播有著重大的貢獻。

  但除了編譯聖經,懷約翰牧師對這塊土地及人民還有另一重要貢獻,就是他記錄並保留了當時原住民語言,其中又以排灣族語為主。

  或許是為了編譯聖經的必要功課,也可能是意識到要保存流逝中的族語,在台期間懷牧師陸續採集、記錄下當時屏東排灣族的語音資料。

  懷牧師在1954-1970年所收錄的資料內容豐富多元,有歌謠、故事、聖歌、講道、單字、婚禮討論、自述、臨別祝福等等等。 這批珍貴的語音資料共有69條,現在已由劍橋發起的世界口傳文學計畫(World Oral Literature Project)執行數位典藏。

  在當初懷牧師的用心,以及後來數典工作者的努力下,今天只要能夠連上網,世上每個人都能夠聆聽到這些50年前留下的歌聲和故事。

以下便是這個計畫的網址:

 World Oral Literature Project
 John Whitehorn: Paiwan Collection

附記:除了語音材料,同樣被典藏的還有一本記錄了當時在排灣族地區宣教事蹟的小冊子He Led Them On。這本圖文並茂的小冊於1955年由英國聖經學會發行,主要的撰寫者是由當時在排灣地區教會傳教的一位Ng So-go女士。裡頭的照片雖然大多缺乏詳細的背景說明,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。

泰武鄉研究相關文獻

2011-11-15


這文主要是收集整理泰武鄉相關的研究文獻。台灣本土研究中以排灣族為主題的研究相當豐富,但是以泰武鄉為主的研究則相對較少。目前比較完整的資料,都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學者所做的調查報告。進入90年代之後的碩士論文相對內容較多樣,但是可見是以音樂以及物質文化為主。


單篇論文

王崧興,1959,〈排灣族泰武鄉佳平社的家族〉。《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》 13/14:118-125

任先民,1960,〈臺灣排灣族的古陶壺〉。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》,9:163-232

任先民,2007,〈屏東縣泰武鄉排灣族的食、衣與生命禮俗〉。《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》,20:105-184

張瑋琦,2010 ,〈 以原住民知識為基礎之社區總體營造--應用人類學在佳平部落的實踐與挑戰 〉 。《台灣原住民教授論叢》,7:155-180


碩士論文

楊美蓮 2009 排灣族的敘事方式-以泰武鄉歌謠為例。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研究所

簡芳菲 1999 排灣族雕刻中警察圖像的產生與意義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

陳孝穎 2009 排灣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-以屏東縣泰武鄉為例。南藝大民族音樂學研究所

高至誠 2007 人、空間與認同:一個排灣族部落的實踐。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

余麗娟 2010 排灣族貴族婚禮結婚歌謠-以屏東縣泰武鄉佳興村(puljeti)為例。南藝大民族音樂學研究所

李悠菁 2006 排灣族歌謠音樂課程對排灣族國中生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─以屏東縣泰武國中為例。高雄師範大學音樂學系

珐济•伊斯坦大 2004 臺灣原住民部落網站之探討—以屏東縣泰武鄉比悠瑪部落為例。國立臺南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

邱馨慧 2000 家、物與階序:以一個排灣社會為例。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

高金豪 2004 起源敘事,婚禮政治與階序實踐: 一個排灣族村落的例子。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

郭文般 1985  台灣光復後基督宗教在山地社會的發展。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
唐佩玲 1995  平和排灣族的家庭與教會。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

林素珍 1991  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台灣原住民宣教之研究(1912-1990)。東海大學歷史
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
顧坤惠,2002,宗教過程:轉宗 v.s.  本土化—一個排灣的案例,《文化研究月刊》,第18期。